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督导>督导报告>详细内容

​​​​关于对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素质教育暨学校管理督导评估的意见

浏览次数:

吴教督〔2021〕18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督导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江苏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考核实施细则》为指导,对照《苏州市吴中区义务教育学校素质教育暨学校管理督导评估标准》,吴中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督导评估组于2021年10月14~15日,对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进行了素质教育暨学校管理现场督导评估。督导评估期间,督导组认真听取了高全荣校长《严格规范办学,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自评报告,实地查看了校容校貌和专用场室,观摩了室内大课间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了解了学生就餐情况。随堂听取了14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查阅了被听课老师的备课、作业,对校长、部分管理干部、教师进行了访谈,进行了部分教师、学生、家长的网上问卷调查,查阅了学校的评估材料。

督导组认为,碧波实验小学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碧波上善,润泽未来”为办学理想,以“你在水中央”为教育理念,以科技与艺术为两翼,生动诠释“上善,向幸福出发”“碧波,美德才智”的深刻内涵,着力彰显“为未来而学、为未来而教”的教育主张。办学26年的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丰富内涵的特色发展之路,可谓“碧波”之上,一帆正悬。

经过督导组综合分析、评议、汇总,确定此次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的素质教育暨学校管理督导评估等级为“优秀”。现将督导评估的具体意见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创建于1995年,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2018年8月建立枫津路校区(2021年9月独立办学),2019年成立碧波小学教育集团。学校占地32268平方米,建筑面积24475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3个,在校学生2318人,在职教师149人。学校拥有7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姑苏拔尖人才,2名区知名教师,38名区学科带头人,23名区骨干教师。

历年来,学校先后获评吴中区文明校园、苏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江苏省精神文明先进集体、江苏省中小学健康促进学校(金奖)、全国绿色创建先进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二、主要成绩及亮点

(一)建章立制,刚柔相济,护航学校健康发展

碧波实验小学积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立机制,规范管理。通过教代会依法制定和修订学校章程,以学校章程为统领,结集汇编了《碧波方圆》管理手册,让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师生明确职责,坚守行动准则。在2018~2020三年发展规划中,从理念文化、师德师风、师资发展、德育教育、课改课程、教育质量等十个方面,制定具体要求,擘画学校未来发展。同时,学校注重刚性制度的柔性落实,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民主评议、教代会、家委会等多种形式,集思广益,实行校务公开、共议学校大事,接受民主监督,落实人的主体地位。学校尤其强调教师在管理过程中的高度自治。富有创意地开展“上善晨会”活动,及时传达学校精神,发现、解决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人人成为校园发现者和管理者。学校建有较为完备的家委会工作机制,通过家委竞选、志愿活动,“千师进万家”集中家访等方式,加强提高家长在学校治理中的参与度,形成育人合力。学校还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设立红领巾监督岗,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及参加学校治理。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制定碧波实验小学学籍管理制度,并通过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现了平等入学“人人都一样”。

(二)上善内涵,碧波诠释,引领学校办学方向

碧波实验小学以源自老子《道德经》的“上善若水”为文化核心,与“碧波”的校名形成了高度的默契。校园的楼名皆与“水”相关。“你在水中央”的教育理念不仅清晰地表明了学校育人者的儿童立场,更与“若水”的“上善”形成了深度的关联。“善”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明确目标,成为立德树人的学校表达,即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品质和艺术修养的“上善”学子,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图谱。学校重视渲染环境文化。走进学校大门,蓝色的柱子上帆影点点,“上善”石刻熠熠生辉;“守”石与“望”石、“星光”大道、“一园”(碧波园)“二馆”(科技馆、生态馆)“三廊”(成果展示、课题主题、科技浸润)“四室”(创客室、竞赛室、人工智能室、搭建室),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文化的印记。学校积极传承精神文化。围绕“碧波四问”开展了文化大讨论系列活动,让每一个教师重温办学历史,正视当下,展望未来,实现了“文化从教师中孕育,文化在教师中流淌”的内塑精神文化的目的。学校尤其致力于推进行为文化。坚持开展“黄金一百秒”活动,打造科技节、阅读节、体育节、艺术节和课程节“五大节日”,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凌波微步”“上善晨汇”“午间涟漪”,一个个由上善文化孕育出的学校管理创意,更是渗透到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以柔软的力量悄悄改变着老师和学生,营造了独具文化内涵的良好的学校教育生态。

(三)前瞻规划,一体两翼,全面践行立德树人

学校制定了整体的课程计划,将“上善学子”的总目标分解为立德、求真、尚美的“三善”目标,进而设置了“德善”“智善”“体善”“艺善”“技善”的五善课程,建构了机器人特色校本课程模型,规划了50多个校本课程。课程理念前瞻,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成为学校全面践行立德树人的有力抓手。

学校持之以恒开展项目化的德育常规教育活动,以“走好路”“吃好饭”为基础,引导学生接受入学礼、成长礼的熏陶,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学校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充分发挥德育干部的组织引领作用和班主任的核心作用,成立了班主任工作室,提升班主任工作专业能力,影响带动全体教职员工、家长参与做好德育工作。学科教师重视发挥学科教学德育主阵地作用,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自身优良的师德师能感染影响学生。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卓有成效,拥有一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位沙盘心师、7位兼职持证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心理辅导室定期开放,做好学生心理辅导跟踪个案,以专业的心理辅导给特殊学生予关爱。

学校用心组织每周一次的社团课程,丰富的社团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发展了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与可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取得的优异成绩,点燃了碧波实小学生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思想火花。机器人项目的国际比赛“十二连冠”不仅使获奖学生增长了知识才干,也为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积累了卓越的显性成果,使学校个性化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学校还重视阅读课程的常态实施。基于跨学科的大阅读课程,理念新,做法实,为期一个月的“书香月”,不仅引导学生读书,还指导制作读书思维导图、剪贴绘本,“一天两读”,使学生阅读成为习惯,并有效推动推动了家庭阅读的开展。重视体艺课程。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做好学生体质测试的练习,面向全体、人人过关。开好体育运动会,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体育特色项目多,成绩显著,足球全国特色学校,排球、健美操、冬季三项等成绩一直在区内居于领先。学校艺术活动也是成绩喜人,合唱、舞蹈、手工、陶艺等各种艺术社团,在满足学生丰富课余生活的基础上,频出精品,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四)科学规范,关注过程,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本次督导共听取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共14节课。其中优秀课为7节,良好课为7节,优良率为100%。查阅了共14位老师的备课,优秀9份,良好5份,优良率为100%。查阅了12份作业,优秀6分,良好6分,优良率为100%。

碧波实验小学严格落实“七认真”管理。由教导处制定相应措施,期初组织学科专项学习培训,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教学进度,保证教学稳步推进。积极创新实施方式。强调体验学习,尝试将机器人课程“探究、自主、合作、体验”的理念和经验融合到国家和校本课程的实施中。

学校坚持组织骨干教师梳理教学内容,整理单元重点,形成“知识宝典”题库,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分层作业,提高学习效率。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对相关科目的实验操作考试提出命题要求,紧密联系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注重习惯培养,注重思维品质提升,注重能力考察。学校通过“G236”绿色测评体系对所有学生进行个性的评价引领。三个评测主体,六个评测维度,真实记录每个学生的全面成长,有效地推进了素质教育。

学校依托“十四五”课题《召唤性学习任务设计的实践研究》,重点落实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探究各个学科教学中学习任务设计。教师精心设计学习单,安排学习任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通过课题引领教研和课堂教学,召唤学生自主、自由、自觉地学习,成为积极的终身学习者。

(五)目中有人,创新机制,加速培养优质师资

碧波实验小学始终把引领教师队伍的专业进步作为“强校”之策。学校通过制定《碧波实验小学教师一日常规》,让教师的衣着与言行规范化,让学校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化。通过“请站上你的舞台”、“你是最美的一朵”、“守望你的心灵”等文化主题行动,树立师德楷模,温情守望老师的美好心灵,做到了既规范管理,又营造了温馨的教师成长氛围。学校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建立成长档案,成立发展梯队。分层教研活动生动又富有实效:新教师亮相、中心组教研、行政领导随堂听课、集体备课、模拟比赛等活动常态化。青年教师的“凌波微步”培训机制尤其具有校本特色,组织德育、教学、科研、信息技术等部门的领导对新老师进行双周培训,引领他们快速入规入格,收到非常显著的效果。学校还邀请相关专家作主题讲座,定期指导教研活动,引领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学校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组织教师外出培训。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同时,通过推进“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文化主题行动,以团队的形式参与比赛。“三人行班主任特色工作室”等形式体现了互帮互助的和谐团队文化。

“目中有人”的创新培养机制,使得碧波实验小学的老师成长迅速。建校以来,向外输送9位校级干部。本年度,输送2位副校长、5位中层正职干部,成为吴中区的人才培育的摇篮。

三、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及思考

督导组认为,学校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方推进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为使学校实现更好的发展,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议。

(一)更新理念,持续提升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基于“双减”背景,尤其需要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这次督导的依据《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重要的指标之一。从课堂观摩情况来看,这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希望学校在引领教师教学研究时,要更加重视落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通过研究提炼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有的课堂教师牵引的痕迹比较明显,不放心、不放手,特别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上,体现还不够,也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建议学校进一步依托“十四五”课题“召唤性学习任务设计”进行深度研究和推进。

(二)开源蓄流,加速碧波教师队伍的专业提升

学校近几年不断培养并且输送了教学骨干和管理人才,为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目前学校高级别骨干教师还很稀缺,对学校后续发展形成了制约。骨干教师培养是慢工程,需要时间、需要过程,建议学校在属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关心下,进一步开源蓄流。“开源”,即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各级各类优秀教师,并通过他们影响带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蓄流”,即通过政策、待遇等多种优势留住人。结合学校的教师队伍培养的独特机制,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培养,促使教师队伍质量水涨船高,进一步彰显学校“师资红利”,蓄积后续发展优势。

(三)提档升级,加快学校改扩建工程的推进与落实

碧波学校的改扩建已经进入倒计时,相信学校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希望政府进一步关心碧波新校建设工作,一个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拓展一些学校的活动空间。另一个是在进度时序上抓紧推进,确保能预期完成学校改扩建工程。同时希望学校积极做好学校腾挪的详尽工作方案,确保改扩建期间的学校的教学秩序与办学品质。

 

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1年11月1日

 

终审:吴中教育内容管理